胆结石手术费用多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胆囊里的石头从哪里来 [复制链接]

1#

身边很多朋友平时没什么不舒服,但在CT或腹部B超等体检项目中突然查出来有胆囊结石。知道自己身体里有胆囊结石后,会担心结石会不会长大?可不可以不做手术,有没有办法让结石变小或者消失?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胆囊结石发病率也会升高,很多人会都面临这些困扰。今天我们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胆囊是个什么样的器官以及为什么胆囊里面会长石头。

从字面意思理解,“胆”是胆汁,是辅助我们消化食物的重要物质;“囊”是小袋子,是个容器。是的,我们的胆囊可以简单理解为储存胆汁的容器,它附着在肝脏的底面,通过一些管道—“胆管”接收肝脏分泌的胆汁。

肝脏源源不断地生产胆汁,但我们并不是24小时持续进食,因此在不需要胆汁辅助消化食物的时候,胆囊就把胆汁收集起来。然而肝脏一天的胆汁分泌量可以达到ml,胆囊显然装不了这么多,因此还需要吸收多余的水分,将其精华浓缩,正常人的胆囊最终可储存50ml左右的液体。等到我们三餐进食后,胆囊收到信号后便会释放其内的胆汁,胆汁顺着管道向小肠流动,最终流入肠腔,与食物充分混合,发挥消化功能。

我们都知道水喝少了尿色会变深,且容易得肾结石,其原因主要是尿液变浓后,尿液中的“杂质”更容易结晶,析出,久而久之积累成一块结石。胆囊结石形成的原理也类似,由于胆囊原本就会浓缩胆汁,胆汁中的主要成分--胆盐、胆固醇、磷脂,三者需要维持较为苛刻的浓度比例才能“稳定保鲜”。一旦胆汁成分浓度比例失调后,很快就有胆固醇结晶析出,慢慢积累聚集后成为胆囊内的结石,在医学中胆囊结石分为三大类:

1.胆固醇性结石:最常见的类型,占到总类的80%,是胆固醇析出结晶形成的胆结石,其胆固醇含量很高,多与患者的高胆固醇血症、肥胖有关。

2.胆色素结石:主要成分是胆色素和少量的有机物(细菌等卵)多为泥沙状,此类结石容易引发胆道系统的感染,引起高热寒颤等症状。

3.混合型结石:混合性结石属于胆固醇性结石和胆色素性结石的混合体,另外还有胱氨酸结石、碳酸钙结石、磷酸钙结石以及棕榈酸钙结石等,较为少见。

哪些人群容易得胆囊结石呢?

凡是影响胆汁成分浓度比例,影响胆汁排空节律,影响胆囊排空动力的因素易致胆囊结石的形成。

1、饮食不规律人群,尤其是大量结石及不吃早餐的人群,影响胆汁正常的排空节律。如果不吃早饭,肝脏分泌的胆汁从前一天晚饭结束7点钟开始积存,至次日中午12点午饭才开始排放,历经18小时的浓缩,胆汁已经非常浓稠,析出的结晶日复一日逐渐形成结石

2、肥胖人群喜食甜食、高脂类食物,且不喜运动,体内的胆固醇含量过高,容易导致胆汁比例失调,加之活动减少,胆囊收缩力较弱,容易产生胆结石。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人常伴有高胆固醇血症,容易伴发胆石。此外,糖尿病容易伴发神经病变,使胆囊运动功能障碍,胆囊排空能力下降,胆汁淤积,最终形成胆囊结石

4、女性,由于女性的雌激素水平比较高,雌激素具备促进胆固醇分泌的功能,此外女性还会分泌黄体酮,黄体酮又会抑制胆囊收缩,双重作用下大大促进了胆囊结石形成。孕妇在孕期的时候激素水平比平时更高,更加容易得胆囊结石。

5、中老年人群,年龄超过40随后,由于生活方式和饮食习惯的变化,体力下降,运动减少,更容易形成胆囊结石,发病率随年龄升高也会进一步增长。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