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dongzhi冬至,是最早被确立的节气,也是最隆重的节日。
《三礼义宗》:“冬至中者,亦有三义:一者阴极之至,二者阳气始至,三者日行南至,故谓之冬至也。”
冬至有三层含义,一是阴极之至,阴气最盛的时候;二是阳气始至,阳气萌生的时候;三是日行南至,阳光直射点最南的时候。
在人们以阴气和阳气衡量气候的古代,冬至被视为“阴极之至”,所以到了冬至,人们便生活在万千禁忌之中。一个总的原则,是“不可动泄”。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古人认为,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进入冬至时节,阳气微升,蚯蚓头开始转而向上。此时,蚯蚓身体形状像打了结的绳子。
▍二候糜角解:糜,俗称四不像,即麋鹿。古人认为麋鹿属阴,冬至一阳生,麋鹿角脱落,这是阳气萌生,阴气衰退的征兆。
▍三候水泉动:古人认为水阳升而动,冬至阳气萌生,泉水开始上涌流动。这或许是在提醒人们,天寒地冻之时,千万不要忽略阳气的渐渐萌生。
二十四节气冬至
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同时,闰月的设置也以冬至为标准,因为冬至总在冬月,冬月建子,为周正农历的第一个月。
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
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
冬至是一年中最长的一夜,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已经长了一岁。
现在,一些地方还把冬至当节日来过。北方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有的地区在冬至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养生
冬至是养生好时机,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冬令进补”适应人群
1、体质虚弱或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如心脏病、风湿等)的老人
2、公司文员、中高级管理人员等长期处于高压下的亚健康人群
3、因外科手术、产后以及大病、重病后的虚弱人群
4、月经不调、手脚冰凉的女性
5、癌症康复期的病人
进补有四忌
一忌盲目食狗肉。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病的人,严冬多吃狗肉有好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切忌吃狗肉后喝茶。
二忌虚实不分。中医原则是“虚者补之”。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同时应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自己。专家认为,进补主要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各的补法。
三忌慕名进补。鸡汤不是所有人都能喝的,鸡汤(包括炖鸡汤和下药材熬的鸡汤)营养丰富,但胆道疾病患者、胆囊炎和胆结石症常发作者、肾功能不全者都不宜喝鸡汤。
四忌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伤害身体,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会引起发胖。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有害。
合理进补水果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冬天除了饮食进补还有从吃水果来补。每天能吃点水果不仅能滋阴养肺、润喉去燥,还能摄取充足的营养物质,会使人清爽舒适。
甘蔗:冬后,很多人常感到皮肤干燥、头晕嗜睡,反应能力降低,这时带有保健医疗性质的水果要数甘蔗了。
柚子:柚子香味让女性年轻6岁——每位女性都希望自己年轻漂亮,身上有适当的柚子香味就是一个不错的妙招!
梨:冬天人们易出现咽干鼻燥、唇干口渴、咳嗽无痰、皮肤干涩等现象,素有“百果之宗”的梨对此症有独特疗效。
猕猴桃:早晨吃猕猴桃治便秘——秋冬季是便秘的多发季节。中医临床上总是建议得了便秘的人采取食疗的方法,不仅效果好,而且没有副作用。
END
文:整理于网络
图:周瑜君
编辑:李娜
审核:谢至开、三道
友情链接请识别图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