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结石手术费用多少

首页 » 常识 » 诊断 » 桂林山水审美教育例析
TUhjnbcbe - 2023/9/15 21:23:00
白癜风治疗最佳医院 https://yyk.99.com.cn/fengtai/68389

略谈阅读教学中审美能力的培养

——《桂林山水》审美教育例析

语文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阅读教学,阅读教学体现着美育与德育、智育的联系和互相渗透。学生通过阅读获得美的感受,是感情活动、认识活动等多种心理因素和心理功能的交融和统一。阅读教学要借助语文教材,在书本中寻找美,挖掘教材中美的因素,结合美感的特征,在教学中激发美感,帮助学生形成健康高尚的审美观。“有了审美能力,一个人的心灵就能在不知不觉中接受各种美的观念,并且接受同美的观念相联系的道德观念。”(卢梭《爱弥尔》)可见,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道德观念,就必须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语文教学的全过程都贯穿着审美的因素,而语文教学中的美育因素又溶化于全部教学的过程中。所以,审美教育应该与对学生知识的传授、智力的发展的教学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在语文的阅读教学的各项活动和各个环节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现以《桂林山水》为例,谈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寓美于诵读,感受情感美

诵读课文,是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审美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和方法。教师要通过指导学生的诵读训练,从语文形式的变幻,语音节奏的强弱,用词造句的色彩、情调和风格等方面提高语感。使学生对文学语言的形象性、情感性有直接感知。从而正确认识我国语言的美。诵读时,教师应在语音的抑扬顿挫、高低强弱、舒缓紧凑等处理方法指导中,调动学生多种感觉器官的活动,使学生在口读、眼看、耳听中心驰神往,玩味其意,审视其美,享受其乐,感受和认识美的语言。《桂林山水》语言优美简练,生动优美,抒发的感情纯美。如何使这种感情溶入学生的心灵,使学生产生共鸣?这就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去揣摩品味课文,使学生受到美的熏陶。指导朗读时,先让学生听录音,领会每个特点朗读时的声调和语气。再采用跟录音轻读,听老师范读、引读,全班或小组齐读,指名个别读。如“……真静……”一句用轻、低声调读,给人以幽静感觉。又如“……真绿……”一句用响亮声调读,给人以充满生机的感觉。读后,师生共议,反复朗读,直至绘声绘色,声情并茂,使学生不知不觉进入“角色”。从中,教师还要让学生懂得,文学作品中的自然景物是人化的自然,是客观自然美与人的主观情感的有机统一。学生诵读文章,实际上是“代表”作者说话。因而,读的次数多了,读者与作者之间的距离就会逐渐缩短。如果学生将读到“烂熟”的程度,作者的语言往往就会成为他的语言。作者的思想也会成为他的思想,从而对文章内容和形式的理解都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学生从中被潜移默化了,美感也随之升华。

二、寓美于推敲,领略语言美

在语文课本中,诗歌用字精炼传神,散文句式优美多样,记叙文富有个性……教学时,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推敲、欣赏,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语感,又使学生得到美的熏陶。例如《桂林山水》中,课文作者特意把漓江的水“静、清、绿”和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安排在两个结构相同而又严谨的自然段里,而各自集中表现在一个排比句中。这是引导学生掌握读段学文之法,领略祖国语言生动优美、表情达意、准确细腻的好课例。教学时,先让学生领悟作者遣词用语的准确性。作者写漓江水用了“静、清、绿”三个词。适时品评:流动的漓江水为什么说“静”呢?使学生意识到“感觉”一词的重要。文中的三个“真”字,如把它换成“很、太”等词又怎样?让学生领悟到“真”是“的确”的意思。然后引导学生领悟作者形象的比喻。如教学桂林的水“真绿”时,让学生明白“翡翠”是什么?(看实物)再问,作者用“无瑕的翡翠”比喻什么?说明什么?使学生逐步领会作者遣词用语的精妙——漓江水的“绿”用“翡翠”来比喻,漓江水的“清”用“无瑕”来比喻。教学山“奇、秀、险”这一特点时通过幻灯片、看实物,进一步理解作者所描述的景物形象逼真,用语准确。教学中,只要教师紧紧抓住作者精雕细刻的文字,结合文章的语境,由词掘义,就会从词中见“情”,从“情”中见美,使师生共处在美的愉悦中。

三、寓美于想象,体味意境美

“作者胸有境,入境始与亲。”叶圣陶认为必须“通过文字去接触作者的所见所感”,领会着作者的意境,想象中的眼界就因而扩大了,并且想想这意境多美,这也是一种愉快了。只有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美的陶冶,发展爱美的情趣,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念。

如何使学生通过有情感色彩的语言所塑造的艺术形象,看出一幅图画来,并进而看到言外之意的意境呢?叶圣陶说:“必须驱遣我们的想象,才能通过文字,达到这个目的”。培养学生学会联想和想象,乃是引导学生披文入情、由情悟理的重要方法。我国语文教育家朱自清曾经谈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诗的意境。他说:“它在辞句上直接表示的意境已非常优美,但这首诗更说出另一种道路,它暗示人生,必须往高处走,所以我们读这首诗的时候,最要紧的是要懂得‘言外之意’。”(《朱自清论语文教学》)好的文学作品都有“言有尽而意不尽,意有尽而情不尽”的意境。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通过联想、想象,超越文字的直接意境,理解到那蕴藏在辞句深层中的“言外之意”的间接意境。《桂林山水》所描述的优美意境是“山清、水秀、人怡”。意境之美,除朗读感受外,更重要的是通过联想、想象,再现形象化的意境图像,让学生陶醉于迷人的景色中,达到最高境界——人在画中游。如阅读本文之后,师生遐想,游览山水,伴随优美的乐曲,观赏长幅彩色连动山水幻灯图,老师边抽动幻灯片,边以满怀赞美之情旁白:小船……慢慢行驶着……哇!这里的水真清啊!可爱的小鱼快活地在水里游来游去……

四、寓美于构思,欣赏结构美

“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叶圣陶认为,“能够引导学生把一篇文章的思路摸清楚,就是最好的语文老师。”许多老师都非常重视字词句篇的教学,努力培养学生的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能力。倘若教师使其与培养审美能力结合起来,引导学生欣赏课文的结构美,就能够培养学生学习作者如何塑造美的形象,表达美的艺术魅力。“文似看山不喜平。”然而,好文章又都是“目标始终如一,方寸一丝不乱”的。因此在进行阅读教学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了解作者是如何一丝不乱、环环紧扣地安排构思;始终如一,引人入胜地表达主题的。须知,文章的构思,不仅包括作者对字词句篇的文章结构的形式美的安排,而且包括作者对审美对象——人物、事件、物体——的美与丑的褒贬清晰、爱憎分明的思想情感的内容美的表述。形式美是为表达内容美而服务的。因此,教师要善于通过思路教学,把文章的内容美与形式美有机地结合起来,理清文章的脉络,使学生在学习文章的过程中发展鉴赏美与表达美的能力,同时,形象思维与逻辑思维也得到发展,从而使学生理解“文章不是无情物”,而是扬美贬丑,弘扬真美的表情达意的工具。《桂林山水》是作家杨淼的作品,本文运用了优美、简洁的语言,按总起——分述——综合的顺序写的,文章层次清楚、过渡自然、首尾呼应,结构严谨,呈现出整齐划一的结构美。课文既概括说明了桂林山水在祖国名胜中的地位,又交代了作者观赏桂林山水的缘由。先写桂林山水“甲天下”,然后,用对比的方法描述了漓江的水“静、清、绿”,桂林的山“奇、秀、险”的特点,采取了基本相同的结构和句式,表现了一种整齐的美,最后综述其山水如诗如画,作为一个完美的整体,把桂林山水的秀丽风光展现在读者眼前。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本文是一篇对学生进行读写训练,进而习得语文素养的佳作。因此,教师绝对不能把思路教学变成纯字词句篇的写作技巧的教学,而应该把文学的结构美与内容美统一的思路脉络,传授给学生,以达到引导学生既学文又学品的目的。换言之,教师必须学会理清结构美与内容美相统一的思路脉络的构思教学的教学方法。

总之,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以提高学生的素质为基础;学生审美能力的获得,又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和心灵的完善。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和传授知识、发展智力、培养能力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把美学原则和教学原则辨证地统一起来,根据不同文本,确定美育的重点,按照学生不同的年龄特征和心理特征,决定实施美育的方法,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1
查看完整版本: 桂林山水审美教育例析